瓢虫文学 > 不见长安 > 第35章 驰道

第35章 驰道


最骚的是工程日后若是出了事,被追责的也是他们,可谓是集甲方、设计、技术总监、包工头、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于一身,真就拿着买白菜的俸禄操着卖白粉的心。

  因为会写字,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后,张伟甚至能开始帮着起草公文,就更受管事官员的看重了,时常带着他,与他讲解一些专业的知识。

  有闲暇时,张伟也会无偿帮工地上的人写信,帮他们联系信客(隋唐时期一种职业送信人,会用密封的竹筒保存信件,保证隐私安全和不被损坏),寄家书回家报平安。

  至于远安县的其他人,大多都做了苦力,有些会点木工瓦工活的做了学徒和工。雷虎靠着贿赂管事官员做了一名工头,天天带着人去三涂山伐木,为工程提供木材和柴火,自己则每天借了张伟的铁胎弓去射鸟,偶尔打到些猎物,也都进贡给了上级管事的官员,所以对于雷虎游手好闲的作为,那些官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全当没看见。

  不过雷虎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至少远安县与其他地方的人起冲突打群架的时候,他都是冲锋在前,凭拳头扞卫了自己人都有块木板当床铺的权利。

  雷豹则去做了一名厨子,半个月后因为烧菜好吃,被调去专门给官员烧小灶。没错,工地上的饭食也是分等级的,官员和匠是最好的,每天有肉有菜,工、工头、还有张伟他们这种辅助官员干活的次之,每日也有一片肉和一条青菜,做学徒和苦力的最差,咸菜配米粥,并且除了官员,所有人的米粥每日都在逐渐变得稀薄。

  因为经常能接触到管事的官员,张伟对这个解决关中平原吸血(运输)能力不足的工程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由于三门峡横亘在黄河航道之上,京师在关中平原的王朝就只有两个办法,拿人命填和绕开它。

  绕开三门峡常用的方法是在洛阳东侧就离开黄河航道,进入洛水后再转道谷水,通过这条水道途经新安县(今河南新安)抵达渑池,再走陆路抵达陕县,重新进入黄河航道,最后进入渭水,抵达长安附近。

  但这条路线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谷水水道狭窄且浅,大船难以通行,运力有限;第二,从渑池到陕县的道路可不是一片坦途,中间有不少丘陵地带,限制了马车的运输能力。

  对于这一困境,那位工程的总负责人尚书令兼河道转运使韦信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分路分批次运输。

  首先拓宽谷水和涧水的水道,以渑池和陕县原有的百里官道为基础修建驰道,同时扩建陕县的常平仓,在渑池和新安新建大型仓库,作为中途的转运仓库使用。

  另外从洛阳东侧汇入黄河的洛水(今洛河)航道也要用上,预计在福昌宫(隋朝帝王行宫,位于今河南宜阳县福昌村)东侧修建转运码头和仓库,再由此处新修一条七十里的驰道,直达渑池县,所有驰道中途还要修建不少转运站点,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畜力供应。

  最后则是依托渭水(今渭河)和浐水,修建一条广运渠,让黄河航道的船只能够通过渭水直抵长安。

  这样一来,位于关中平原的京都长安,便可以通过渭水——黄河——通济渠——山阳渎——长江这么一条贯穿东西南北的航道,实现对河南河北诸郡、江淮湖广诸郡人力物力的调动(吸血),来保证关中平原的发展。

  对此张伟的评价是,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是个人才,并且还很幸运的赶上了一个盛世,因为不是盛世,国库根本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

  张伟他们负责的是福昌宫东侧的兴泰仓的修建工作,有段时间时间张伟还曾观看了驰道的修建现场。

  首先工人会砍伐掉施工现场的树木,清理表面的植被,然后挖开表皮的浮土,到达坚实的土层。

  在用人工夯实平整后,工人们会先用马车倾泻大石头作为基础,然后用小的碎石填充缝隙,最后用砾石、沙子和黏土混合做成路面。

  路面做好后,还要用马拉的石滚来回碾压,以达到夯实路面的效果,最开始挖出来的浮土也不会浪费,会回填成两边的路肩,驰道中间高两边低,有效的防止雨水堆积损坏路面,并且驰道两侧数米内的树木植被全部要清理干净,避免它们的根系损坏地基。

  除了技术和施工方式落后,修建驰道的施工步骤丝毫不少于后世的一条高速公路,而在看完这一切后,张伟便有了一个想法,有轨马车!

  如果你问一个现代人秦始皇的功绩有哪些,那么想必很多人都能说出答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废分封立郡县、书同文车同轨和统一度量衡等等。

  但很多人都没思考过,为什么车同轨能跟这些功绩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因为车同轨统一的并不是车轴长度,而是车辙。如果你去过偏远农村和山区,你就会发现,下过雨的泥路上,是会被车辆压出一个个不平整的坑洼的。

  古代又没有水泥和沥青,官道基本都是夯土路面,而经过马车车轮的反复碾压后,道路上就会有一道高高隆起的泥堆,两边则各有一条深深陷进地里的沟槽,这就是车辙。

  由于当时各国的车轴长度标准各自不同,这就导致如果你用秦国的马车,出了秦国,在道路上是无法使用的,因为你的车轮无法压进原来的车辙里。

  这就会带来一个相当麻烦的事,假如你是一名管理原齐国土地的官员,走陆路运送粮食货物去秦国的话,每经过一个国家原有的国界线,你就需要重新更换车轴和车轮,如此一来,运输的时间成本就会被大大增加了。

  不过更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轨字也是有说法的,据考察,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下面,是埋有简易的木轨的,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止车辙继续加深下沉,还大大增快了行进速度。

  而在张伟看来,他们修建的驰道与秦直道相比,就差一条木轨!


  (https://www.pcczw.com/wx/52620/7718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