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华国复眼项目初探
推荐阅读:星际第一动物园 苟在深宫得长生 李庄生同学不想重生 [综英美]氪金玩家创人实录 满级厨神的魔法小镇游戏 鹅的三国 从婴儿开始入道 他演反派太吓人,网友联名求封杀 百家逐道:我的玩家偏爱抡语 人类之光不亮了
特斯拉和马斯克在阿美利肯想方设法做华盛顿的工作,华国车企们一个接着一个宣布将要搭载新一代太阳能技术。
并且把这当成他们的重要卖点。
雷君更是在微博上宣布,小米汽车会有更惊人的黑科技:
“我们会搭载大家都想不到的先进技术,小米汽车绝对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下面的评论很快破千,网友们的评论全部集中在:
“我就想知道能不能打到9万9?要是能你就是雷神!”
“江城大学校友打折吗?如果打折当我没说”
“能不能透露一下是什么黑科技?”
“能不能干死五菱宏光?”
大家的注意力还是更多集中在性价比上。
友商们都试图打听到底是什么黑科技,其中和雷君过去合作颇多,私交也不错的小鹏和李斌轮番找上门来。
“雷总,你们这次到底要放什么大招?能不能先跟我们透露一下,放心我绝对不泄密。”小鹏打电话问的。
雷君婉拒:“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今年年底就会开发布会,放心我们的定价和小鹏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这话让小鹏大惊,“伱们真打算去抢五菱宏光的市场?”
一般大家都想着先做高端品牌,做10到20万这个价位甚至更低价位,真属于吃力不讨好,用户嘴上说买账,未必真买账,而且把整个品牌形象都给拖下水了。
雷君马上解释道:“你看过我们的车型,怎么可能做到20万以内,这不得亏死。
我们的定价肯定只会往上走,不会往下走。”
小鹏这下放心了,雷君的意思明显是要去30万这个价位,去卷蔚来了:“雷总,祝你成功,等你的好消息。”
李斌和小鹏是截然不同的风格:“君哥,小米汽车最近很火啊,看我们什么时候能来学习学习。”
雷君是蔚来最早的一批投资人,所以两人也很熟。
“可以,欢迎欢迎,我们更需要向你们学习,蔚来这几年做得很不错,我每次去长三角地区,看到最多的新能源车就是蔚来和特斯拉了。
我前不久去申海出差,我肉眼看到蔚来的频率都要比特斯拉更高了。”
蔚来换电站最密集的地方正是长三角地区。
换电属于你体验过之后就会觉得很棒,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你续航焦虑的产物。
对于车企来说不是那么友好,因为这是重资产高投入,当电池技术出现突破后,换电会越来越尴尬。
像光甲航天的钙钛矿电池技术一出来,大家通过太阳能电池补能解决续航焦虑,换电的竞争力明显就弱了不止一筹。
因此除了没办法用上钙钛矿电池的特斯拉,新能源车企里蔚来最难受了。
好在钙钛矿电池用在换电站上是利好。
李斌说:“那到时候有没有幸参观一下小米汽车?
我一直喜欢车,很好奇君哥造的车怎么样。”
雷君答应的很干脆:“好啊,没问题。”
实际上雷君只会让他看小米su7,不会把Ultra拿给他看。
而李斌兴致勃勃跑到燕京去体验了su7之后,认为这款车谈颠覆性还差得远,觉得小米把宣传调门起太高,早晚翻车。
国内新能源车企们勾心斗角,跟玩三国杀一样。
陈元光在临走前特意请雷君吃了顿饭,为了帮林甲在小米汽车里谋个合适她的岗位。
“师兄,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雷君答应给林甲在小米汽车留一个副总裁的职位,具体职责的话主要负责营销。
之所以会有这个考量,是因为雷君觉得她有这方面的潜力,之前陈元光被盖茨全球基金会聘为首席科学家一事,林甲在其中的操作充分展现了她在这方面的能力。
做营销,最需要的是思路,而且得是整体性思路。
加上小米自身在营销上有丰富经验,负责营销的中层会给到林甲经验不足上的补全。
陈元光在燕京聊完之后,已经闪现到渝都去参观光甲航天投了10个亿搞的华国复眼项目。
这次去是毛可院士和他一起,从燕京出发,乘坐光甲科技租的私人飞机,飞往渝都的江北机场。
林甲则是孤身一人回申海,准备进行工作交接。
“元光,和我们之前计划的一样,一共用25部30米口径的天线阵列,总体构成大约为600多米的雷达孔径。
前期布置20部,关键点位的雷达打算等着新一代探测雷达研制成功后再进行部署。”
经过过去半年多时间的通力配合,毛可对陈元光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态度从原本的敬而远之变成了现在的友善。
他是院士,这么多年来大大小小的学术会议,加上自己带过的博士硕士,自己弟子带过的博士硕士,他见过太多太多人了,有勤奋型的、有天赋异禀型的,也有既勤奋又有天赋的。
在他看来,陈元光很特殊,特殊在他属于特别有天赋,如果天赋有等级的话,陈元光一定拉满。
今天和他讨论一个东西,明天给你思路,一周之后给你详细的设计方案,一个月之后样品已经送到燕京理工大学的办公室了。
毛可自诩已经老了,无论是从天赋还是陈元光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就,都足以让毛可结交这个人脉,也是为自己后人铺路。
陈元光一边听一边思考:“雷达优化思路还是按照我们之前讨论的,
提高它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来达到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分辨率作用吗?”
毛可点头:“没错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可以接收到更弱的信号,从而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目前主要是改进雷达的发射和接收装置,对于信号处理算法已经优化了好几版。
之前我们提到的用AI去优化信号处理算法,目前在这上面一直没有很好的思路,设计出来的算法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从去年开始,我们组招的硕士和博士都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做了倾斜,尤其是擅长算法的学生
我们计划今年把考研的两门专业课改成电磁学和数据结构。”
毛可同时在中科院电子雷达所和燕京理工大学任职,他自己招学生是以电子雷达所的名义,而他组里的老师有以燕京理工大学名义招学生的。
大学招生名额比中科院更多。
他们组光去年一年招了四十名硕士,20名博士。
至于硕士和博士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博士更容易压榨,并不是所有硕士都想着搞科研,有的硕士一心想混个文凭然后去工作。
这种硕士不好PUA。
博士那不一样,你PUA他,然后让他正常毕业他还得对你感恩戴德。
毛可接着说:“除了雷达本身,我们这次对雷达阵列设计也做了优化,主要是强化它的多目标跟踪能力。”
这是因为小行星挖矿你不可能只有一个目标,你能笃定这一个目标就能满足你的需要,你的自动航天器能上去,上去之后你的技术能把矿石带回来。
肯定是在多个目标里筛选,然后让火箭一次性把多个探测器带上去,多目标一起进一步探测,最后才确认目标。
这样的作业流程,导致对雷达有更高的要求,这要求体现在多个方面。
陈元光在光甲航天工作的时候,和各个小组之间的合作模式是他带着他们做,具体要怎么做,得一步一步告诉他们。
很多时候,没有他,整个组能一周时间没有进展。
光甲航天对陈元光的依赖程度特别高,比光甲科技严重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陈元光一直想从航天所挖人,挖有经验的研究员。
而和毛可的合作太流畅了,你提目标,他给你解决方案,你再跟他说这个解决方案可能有什么问题,怎么做会好一些,他拿来的下一版方案就差不多能用了。
陈元光只需要拿着和21世纪末的雷达阵列设计图对照一下,思考一下还有什么缺点,再和毛可开个远程会议就能确定下来。
这种合作模式让陈元光感慨毛可不愧是院士,虽然科研能力已经退化得不行了,但是在项目管理上已臻化境。
“在信号处理技术上,只有等后续核心雷达优化完成后,我们再具体做优化,目前主要方向是自适应滤波、目标检测和跟踪算法。
我听项目组的人反应,我们很缺高性能的显卡,去年开始和华为合作,采购他们的昇腾处理器,我们海狮希望搭建AI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目前进展有限,看今年招人之后会不会好一点。”
“从去年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之后,阿美利肯又不准英伟达出口高算力显卡给华国,导致高校面临算力荒。
好像一下子大家都开始缺算力了,我这种老人家都经常听到他们年轻人在讨论算力。
不过我们这个项目预算充足,买不了英伟达的显卡也能买华为的昇腾系列,我们不缺算力但是缺人。”毛可调侃道。
无论是研究所还是燕京理工大学,他们招人和企业招人不同,不是说你缺人就能招。
要么招学生得纳入计划,要么招研究员或者青年教师,都有人员限制。
应该还有,求个月票让鸦日万更有动力!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28550/77093.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