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虫文学 > 去未来搞点黑科技很正常吧? > 第431章 压根没想让你提意见

第431章 压根没想让你提意见


“元光,不不不,你没明白这样的会喊你去是干嘛的。

压根就不是让你提意见的,这会说白了是在分蛋糕。

核弹变轨,这么重要的技术实现了,由我们承办,然后整个工程都秘密分担给了大量青年学者和军队,别说其他院士没能分到一杯羹,就连华国航天方面分到的蛋糕都没多少。

还剩下半年,大家不得找点存在感,好好找个围绕这个的课题来做的?

光是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技术优势,阻止敌对sl发展相关技术,这个课题去申请一个国家级项目绰绰有余。

未来如果阿美利肯又或者是其他国家实现了核弹变轨,要如何防御月球基地,这个同样也能申请国家级项目。

这种只要提方案做分析、不需要实操的项目,完成之后少说也能弄个二等技术进步奖,这不就纯纯蛋糕吗。

怎么可能你说两句就按照你的意思来?

你去参加这种会,分蛋糕的本质就决定了,无论你说什么,别人都会反驳你的。”林甲洞若观火。

陈元光听完后觉得自己还是没在国内的研究体系里混过,但凡进过一个国内的课题组,也不至于看不出来。

“那怎么请到了燕京那边的大佬线上参会?”陈元光问:“对大佬来说,这个蛋糕他肯定看不上吧。”

如果不是燕京那边非常有份量的大佬亲自出席,陈元光也不会去参加这会。

林甲解释道:“因为这件事本身确实对燕京来说很重要,燕京参会是表示他们的重视。

但对于其他参会人员,这就是分蛋糕,大家都想争这块蛋糕。

最大蛋糕已经给你了,剩下的边边角角大家自然寸步不让咯。”

陈元光再问:“不对啊,结束之后,来申海这边参加的院士,有很多都来给我递名片,希望能够和我在这个项目上合作。”

林甲说:“当然得找你合作啊。

尽管这是一个务虚的课题,大家要的是这个履历来镀金,但是课题组里有你的名字那会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原本可能是二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如果做的让燕京那边不满意,可能是三等,但一旦挂了你的名字,那一定会是一等。

再者,你加入进去会和他们争夺项目资金的分配权吗?会往里面塞人吗?

不会吧。

他们需要付出的无非是在名字上给你加个署名,就能够让原本的小蛋糕变大蛋糕,这点付出真的多吗?”

林甲接着说道:“这就是人性。

学术界和企业比起来不会好到哪里去,他们本质都是由利益所驱动的。

甚至学术界因为不需要对市场负责,它腐坏的速度会更快。

以光伏为例,工业界需要制造产品,产品会经过市场检验,你把产品吹的再天花乱坠,光电转化效率吹的突破极限,拿到市场上去一检验就得露馅。

而学术界的产品,光电转化效率随便吹,这数据为什么我能做出来,你看了我发表的论文无法复现这是你本事不行。

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这几年院士学术造假还少吗?

元光,你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这种会你确实没有参加的必要,包括他们的课题想要邀请你参加,你完全可以拒绝。

看似不需要你付出任何东西,但你的名字加进去,这个署名就是他们需要的,就是最大的资本了。”

陈元光听懂了,“我明白了。”

他转念一想,又自嘲道:“按你的逻辑,我应该算是国内最大的学阀吧,掌握着大几十亿的自然基金,想给谁课题就给谁课题。

普通自然基金的分配好歹需要好几个专家评审,这部分特殊自然基金完全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林甲点头:“当然是,你要是愿意,你能够在国内学术界培养起所谓的元光系势力,大家都唯你马首是瞻,而且我相信这些人也很愿意这么做。

可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阀这么做,为的是自己的利益,华国高校每年科研经费也就两千多亿,光是光甲航天每年投到研发上的费用都能有这个经费的五分之一。

再大的学阀有你掌握的资金多吗?

所以你可以做,但是对你来说,这么做没有半点好处。

很多时候现实世界就是悖论,有能力的人看不上这块蛋糕,想要分到这块蛋糕的人又没有这个实力。”

林甲能够看出陈元光有当学阀的潜质,外界自然也看得出来,对于这种一人掌握大把资金,掌握青年学者命脉的行为,学术界自然有很多人看不惯。

过去青年学者的好坏评判是唯论文论,西方学术期刊则完全把持着华国学术评判体系的上游,现在尽管大环境依旧如此,但陈元光的自然基金给整个大环境增加了一条新的小路。

小路固然不是大道,但未必小路不能替代原本的大道。

而且以燕京对陈元光的支持来看,小路替代大道只要陈元光想,就有很大概率成为现实。

一旦这成为现实,整个自然基金都由陈元光一个人说了算,那得罪了多少人,得罪了多少蛋糕的分配?

因此陈元光的自然基金做的越成功,学术界明里暗里反对这样做的声音就越大。

想要找冠冕堂皇的反对理由还不容易。

前不久光甲航天召开的核弹变轨项目的说明会,陈元光跟大佬讲解了一下,整个小行星建模拆分成了若干课题,通过自然基金分配给了一些青年学者。

后来在大佬的嘱咐下,涉及到这个项目的青年学者都重新签了保密协议,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其本人和近亲都不允许出国。

至于这段时间是多久,阿美利肯什么时候研发出来,这段时间就到什么时候终止。

而这件事被曝光后,还没确定真假,就被一些人文社科领域的所谓教授们在公共舆论上口诛笔伐。

他们攻击的理由都集中在,陈元光的行为相当于用自然基金的钱去为企业的研究经费买单。

像核弹变轨的子课题,应该由光甲航天当成横向课题分配给学者们,这个钱应该是企业付,现在变成了自然基金在给,这不纯纯假公济私吗?

虽说这件事没有在整个公共空间形成舆论风暴,毕竟还是太小众了,但在学术圈却被当成了陈元光金身已破,终于有破绽的证明,很多人都开始站出来发声,觉得这样做不妥。

他们自然不会把话说死去得罪陈元光,但是能够装作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暗戳戳表达出一种陈元光这是在用自然基金的钱为自己的企业服务,这样的行为再继续让他管理自然基金已经不再合适了。

因为现实原因导致他们不得不急。

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只知道念经,大多数只知道抱着西方来的经书不放,西方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理工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好一些,毕竟理工科需要更加尊重事实。

如果现实世界和经书不符,人文社科类的学者们会认为现实世界有问题,现实世界会自动变得和经书相符,而理工科的学者们可不会这么天真。

西方的经书再能蛊惑人心,终归还是要经过现实世界验证。

因此理工科的专家学者们也要更理性,正是因为这种理性让他们更加清楚陈元光可能对他们现有体系造成的威胁。

过去是因为没有办法,通过论文来判断学术能力,虽说会存在种种问题,但这已经相对公平了。

现在既然陈元光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作为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阿美利肯,都每年拿一千亿美元的经费去给马斯克烧,华国通过自然基金这样的手段,给陈元光类似的待遇,又有什么奇怪?

华国本身一直追求的就不是公平,而是效率,一直效率优先的法则,让燕京方面把所有科研经费交给陈元光奇怪吗?只要能够在所有领域赶上阿美利肯,实现反超,这对燕京方面来说甚至连代价都算不上。

能给你的权力自然能够收回。

只是对他们来说,在陈元光的火眼金睛下,不管你有什么头衔,只要是骗经费的科研项目,就都有被砍掉的风险。

也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下,这帮人才会先让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直接出来炮轰陈元光,然后再自己出来装作好像站在理中客的角度,把观点的火药味去除,但要表达的意思仍然没变:

陈元光作为企业家再去干涉学术界的事情不合适!

“今天出差去参加光甲航天的试车会,准确来讲叫Space。

我们今天要从燕京飞申海,我还是很期待,林总直接下场造车,光神大家都知道,很有可能给这车赋予全新的功能,希望这趟能够开开眼。

到了肯定得签保密协议,估计呢就不能多说,所以干脆在机场这给你们把我的想法给你们录全。

我呢很少录这种长一点的视频,尤其是出差视频,今天是因为很激动,整个人都兴奋,自己马上要看到,从光甲航天宣布造车开始,就一直期待的一款车。

他们从成立之后一直以来宣传的也是要做豪华品牌,要瞄准一百万以上的市场。

你们得清楚,第一款车就瞄准这个价位,这是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认为我们造的就是市场上没有的,绝对的牛逼plus,绝对没人造过的车,而且它一开始还不打算用光甲为名,而是用Space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

你们现在会觉得Space怎么了,Space也是光甲系啊,你们可得知道他们打算造车是两年前,两年前光甲航天还没有现在这江湖地位。

那时候你们可能会觉得好像有多牛逼,实际上那时候在c端市场,它实质的品牌认可度可能还不如华为呢,你们会觉得它做的事情很牛逼,在科研原创程度上要远超华为,但实际上对于它百万定价的目标客户来说,可未必会这么认为。

所以他们当时对外宣传,我们内部讨论的时候,都认为Space有着绝对的自信。

所以我在还没看到车之前,先给大家猜猜看,他们的概念车会有哪些功能。

首先肯定是太空材料,这也是光神一直以来宣传的点,考虑到他们用核弹变轨,太空材料有核辐射风险,所以肯定是用在车身,大概率就是车标了,类似劳斯莱斯的立式车标,也符合它的价格定位。

其次是新能源车本身,无论是智能化、座舱还是操控底盘等等这些,我认为这些光甲航天都绝对没问题,作为工程师文化盛行,在科研能力上甚至要远超华为的组织,他们的组织结构就决定了在这一块上不可能差。

最后就是我最关注的原创功能,我猜测大概率会和人类大脑有关。

一直以来光甲系企业被外界所熟知的是光甲航天,光甲科技上新闻的次数很少,动辄也是因为垄断地位被欧盟处于巨额罚单。

实际上光甲科技也是绝对的头部医疗巨头,横跨医疗器械和原创药领域的巨头,其中在人体冬眠设备上更是绝对垄断的存在。

正是因为这样的垄断地位,所以我认为光甲航天其实收集了大量大脑数据,说不定脑机连接技术已经成熟了,会被应用在汽车上。

直接人脑操控的汽车有些过于激进,但大脑来操控显示屏总有可能吧,操控左右转向灯这种不关乎到安全的功能总有可能吧。

按照我的猜测,他们第一辆车的主打应该就是这个,人类和汽车的深层次结合,走类似之前极越没成功的路子,把汽车当机器人。

本身光甲航天开源HBM技术,已经和这样的概念沾点边了。”

尽管林甲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但给这帮车评人的邀请函已经发出去了,她也确实想听一下他们的意见。

造车对整个光甲航天来说,关乎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太空矿石的去向,所以显得格外重要,在林甲看来,事前的准备做的再多也不为过。

而刚刚在拍视频的就是国内一线车评人,被网友调侃出差视频集集不落,说车视频一期不看的震哥。

(本章完)


  (https://www.pcczw.com/wx/28550/76730.html)


1秒记住瓢虫文学:www.pccz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pcczw.com